《儒林外史》读后感心得/读书报告
《儒林外史》是清代作家吴敬梓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,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珍品之一。下面是对该书的读书报告。
1、作者简介、内容概要:
吴敬梓(1701年-1754年),字献之,号慧斋,中国清代小说家、地理学者、散文家,以《儒林外史》和《子不语》两部著作而闻名于世。《儒林外史》原名《石头记补遗》,是吴敬梓根据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一书的遗稿而写成的。
小说主要讲述了两个主要人物范进中和纪昀的一生。范进中是一个儒学生,渴望成为功名士,但他始终没有成功,最后以一个秀才的身份度过了余生。纪昀则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,他经历了科举考试的失败和家族的困境,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,最终获得了成功和尊重。
2、本书在表达、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:
《儒林外史》以幽默讽刺、反讽和对古代社会政治、文化等现象的剖析为特色。小说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叙事方式,严厉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功名利禄的风气和儒学教育的问题。吴敬梓以幽默的笔调展示了社会的荒谬和伪善,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现实的残酷。
3、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:
《儒林外史》传达了吴敬梓对中国封建社会价值观念的批判。他认为功名利禄的追求使人们迷失了自我,违背了儒家的传统伦理思想。他通过讲述范进中和纪昀的故事,表达了儒家学说对社会人文精神的影响力正在消失,使人们迷失了道德底线。
4、书中令人深刻难忘的部分以及个人最喜爱的部分:
书中令人深刻难忘的部分是范进中一生都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功名,他的追求最终以失败告终。与此同时,纪昀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,取得了一些成就,但他也看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面。个人最喜爱的部分是书中对朝廷和科举考试等制度的讽刺和批评,以及对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范进中和纪昀所面临的困境的真实描写。
5、个人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:
《儒林外史》是一部思想深刻、富有讽刺意味的小说。作者通过幽默机智的手法,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弱点。通过对主人公范进中和纪昀的塑造,作者传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儒家学说的辩护。读完这本小说,我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和科举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有了更多的思考。
6、从本书获得的收获:
通过阅读《儒林外史》,我受益匪浅。在故事中,范进中和纪昀都面临了很多困境和挫折,但他们从未放弃,保持着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。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示,告诉我在人生道路上要保持积极的态度,不断努力和坚持,即便遇到困难也要勇敢面对。
7、总结:
《儒林外史》是一部具有批判和启迪意义的小说,通过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和对主人公的塑造,作者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现实的残酷。这部小说给人以深刻的反思,也给了人们对重新理解和追求儒家文化的启发。通过阅读该书,我收获了很多,对社会和自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,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。